祝賀!中國科學院院士程和平獲中國生物物理學會最高獎項!
近日,第二十次中國暨國際生物物理大會召開,會上公布第八屆“貝時璋獎”。中國科學院院士、北京大學教授、北京大學分子醫(yī)學南京轉化研究院院長程和平獲中國生物物理研究領域最高獎項——“貝時璋杰出貢獻獎。
中國科學院院士程和平做大會報告
“貝時璋杰出貢獻獎”是中國生物物理研究領域的最高榮譽獎,主要獎勵對中國生物物理學作出重大貢獻的中國生物物理學會會員。
2009年,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設立以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貝時璋先生命名的“貝時璋獎”,該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,每次評選出“貝時璋獎”1人,評選不單純以學術論文為標準,同時綜合考察參評者為我國生物物理學發(fā)展及重大成果作出的突出貢獻。
程和平,1987年獲北京大學碩士學位,同時他也是北京大學第一位雙學士學位獲得者。
1992年冬天,程和平利用一臺自主改裝的二手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,發(fā)現(xiàn)靜息狀態(tài)的大鼠心肌細胞中存在自發(fā)性的微點鈣釋放現(xiàn)象,并將其命名為“鈣火花”。“鈣火花”的發(fā)現(xiàn)使得在微納米尺度研究鈣信號的分子過程成為可能,也給眾多疾病的病因、病理探索帶來了新的契機。相關論文發(fā)表于《科學》(Science)雜志,“鈣火花”也被譽為心肌領域有史以來十大發(fā)現(xiàn)之一,這讓程和平在生物學界一舉成名。
1998年,程和平開始協(xié)助北京大學建設生物膜與膜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。后來,程和平與妻子肖瑞平先后放棄美國終身職位回國。在北京大學的大力支持下,他與同仁共同創(chuàng)建分子醫(yī)學研究所。
2008年,程和平團隊觀測到心肌細胞內的單個線粒體會隨機爆發(fā)式地產生超氧信號,這一現(xiàn)象被他命名為“線粒體超氧炫”?!都毎罚–ell)雜志發(fā)表了程和平團隊的相關進展,這項成果也入選2008年度“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”,并被收入《中國科學發(fā)展報告(2009)》中。
2017年,程和平團隊運用微集成、微光學、超快光纖激光和半導體光電學等技術,在高時空分辨在體成像系統(tǒng)研制方面取得突破性技術革新,成功研制出2.2克微型化佩戴式雙光子熒光顯微鏡,這也是全世界最小、最輕便的雙光子熒光顯微鏡(FHIRM-TPM)。程和平團隊站到了腦科學成像領域的最前沿。
2020年,程和平曾因在生物醫(yī)學基礎研究和高端科研儀器自主研制領域的突出貢獻,獲得了“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”。
程和平從事生命科學研究30余年,一直致力于在學科間的交叉處攀登生命科學研究的關鍵制高點,為我國生物物流學領域的科研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!
責編/柯欣
手機體驗
微信公眾號
微信小程序
手機版
-
微分享